博文

0225 - 思考阅读与写作的价值

两个问题 为什么新冠疫情始于中国? 这来自纽约时报的一篇观点文章,作者为日本一名经济学教授。 文中作者就新冠状病毒做出思考,认为该结果源于中国的社会文化因素: 一是中国有惩罚揭露信息者的传统; 二是中医中「以形补形,吃啥补啥」的思想根深蒂固。 在关于病毒被称为「中国病毒」的话题上,问上说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话: Of course, the virus isn’t Chinese, even if its origin eventually is traced back to a cave in China; nor is the disease that it causes. Epidemics, on the other hand, are often societal or political — much like famines are usually man-made, even though droughts occur naturally. 对,即使病毒源头最终追溯到中国的某个山洞里,这也不是中国病毒,它所导致的疾病也不是中国病。 另一方面,传染病的暴发则常常具有社会性与政治性——正如尽管干旱是自然灾害,其饥荒则通常是人为的。 「武汉肺炎」&「东亚病夫」的歧视思考 尽管 WHO 倡导避免以地名的方式命名某种疾病,然而台湾主流媒体与民众坚持将疫情称为「武汉肺炎」的现象依旧不绝如缕,近日连香港的黄之锋在推特也直言不讳地加入了阵营。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歧视,并非所有人都有得选择。可若站在「歧视者」台湾的角度,面对被拒绝加入 WHO 的现实,加以近些年中国势力的威胁,这种愤怒下的「歧视」也就可以理解。此外,这个愤怒的出气口也并非武汉,是故也网友称道,若不能叫武汉肺炎,那不如叫中国肺炎好了。 这或许恰与纽约时报文章中所描述的政治性契合。其背后的逻辑是:这不是中国病毒,但却因政府前期的隐瞒、瞒报导致了后期的爆发和向外更广的扩散。 无独有偶,华尔街日报观点栏目中一篇文章提到中国为 the sick man of asia, 同样引来了对歧视的批判。当然两者歧视又有所不同。前者的「歧视」是担忧未来的污名化,处于将要被塑造的状态;后者的「歧视」源自英文词语过渡到中国后含义完全变了个样,「东亚病夫」是长久植根于内心的。华尔街...

0223 - 思考:过往的不是学习,可能仅仅存留在深入了解的层面

迷茫的一个阶段 这几天,断断续续地学习,本以为会有点成效。结果今天测试,依旧没有达到平均分的水平。 与上周、上上周相比,每周测试得分都仅仅上升了 4-5 分。与别人对比,从耗时、准确度上都相差太远。 就目前的学习状态,知道差距,但不知道如何缩短差距,认识到差距之间的鸿沟,不知如何去提升。 无法提升的想法 我不知道如何提升,看着各个模块的准确度和耗时,与标准要求的正确率和时间相差过远。 针对其中第二模块的学习和练习持续了几个周期,可测试的结果依旧不稳定,且这些不稳定的分数都属于下层水平。 此外,就第一模块来说,我看不见任何提升的可能,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而非短期技巧所能提升的能力。相比而言,第二模块还是留有一定技巧性成分的,可碰到积累性知识的时候,因为不熟悉的犹豫不决,导致了错误率高和耗时长的问题。 至于第三模块,之前都是一种放弃的态度,可这几天看来,这反而属于一个必须完成的部分。这部分的内容占据了全部内容的近 20% 了。 可能我没有真正学进去 这些日子,相比开始的时候放松了太多,加上又碰上难点,几乎生出了抵制或敷衍的情绪与态度。 这导致我并没有尽十分的力气、一心想着如何去提升成绩,如何去执行并提升。 知识点就那些,把该拿的分先拿到,道理就这么简单。只要下功夫,那些分都应该是可以拿到的。 学习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更加不应在此刻而半途而废。 我没有尽力去执行持续有效的学习方法 毫不谦虚地说,我是了解如何学习的具体方法的。我也懂得如何去习得具体的知识,也大致了解如何更加高效的学习。 这段期间在我身上的问题,其实一直以来也都在我身上发生的—— 半途而废,在瓶颈期、在没有成果之前便放弃。   **希望这次能成为一个契机,迈过这关,以后都能有毅力去突破从而前行。

0219 - 两周过去了

学习进程一度搁置 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懒; 另一个是学进去之后,发现挡在前面的障碍不知如何去超越。 为此需要做出的改变: 做合理的计划,不要过度劳累,接受过量的知识; 按照计划执行,且要有可衡量的结果或成果; 劳逸结合,同时培养另一个兴趣,减缓疲劳。 近些日子的思考 对于本年度的目标有了新的认识,所谓「与自己对话」,防范的是「混日子」的状态,目的是推着自己,能够 保持在不断思考与执行的向前循环 中。仔细想想,重点不是摸清自己的棱角,事实上,如果能往任何一个方向不断前行就已足够。 近些日子的想法 想了解中国,第一个课题是中国何以为现在的中国,第一步是读中国近代史。 至于之后的课题,可以是当下中国社会何以成为现在的社会,可以是国家是什么,可以是其他等等。 我也该寻找这些认识于我的意义,不能仅局限于认识的层面,而该考虑发展会如何改变我,或我在潮流中该如何前行(不能随大流)。 其它想学习的东西 批判思维 思维逻辑 个人财务知识  

0206 - 沉浸学习

当学习进入到门槛阶段,便开启了沉浸式的学习中 今天的XX学习模块真正开始做思维导图和 Anki 卡片,在闹钟构建起了架构,才真正有了学习感觉。 于是不想停下去吃饭,一忙着学习便忘了时间,沉浸到所谓心流当中。 我大概很久没有沉浸到学习中了吧?! 昨天说 MarginNote 对视频的支持不好,今天继续使用过程中发现对于本地视频的支持挺好的 喜欢其中的几个功能: 切换窗口即暂停,减少了按暂停键才能记录笔记的操作; 时间轴可以缩放; 时间轴上点击某帧,在小浮窗中添加节点即为截图。(昨天以为不能) MarginNote 的有个坚持挺好,它鼓励的事先做笔记,而后再将零散的笔记自己组合成思维导图。而我总会做一点笔记,就想将它笔记添加进入思维导图,这样反而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近日流水账 写了 Anki 的模版; 下载了XX的视频教程学习资源; 完成XX模块的思维导图梳理,以及将所有知识点和学习知识点过程中碰见的错题全添加进入 Anki 中; 在电视上给爸妈放了 food range 的视频。

0205 - 工具思考

MarginNote 的工具思考 觉得 MarginNote 是个很独特的 APP,理由在于它覆盖了我目前学习中的主要流程: 阅读信息 摘抄段落 / 构建大纲 Anki 知识 仅仅一个 APP 便覆盖了阅读器、摘抄、思维导图、Anki 学习的整套功能。 然而,本该完美覆盖我学习的一套流程,在使用的过程中却发现并不能完美切合我。 首先是阅读信息的问题 我过去及目前的学习资源多数为视频课程,以及不少扫描版的 PDF 文件; 可 MarginNote 的打开 web 功能并不能很好地支持在线视频 (即使是下载视频,MarginNote 的处理方式也仅仅街区视频片段,而不是截图),这意味着我必须单开浏览器,与 MarginNote 并行窗口。此时,MarginNote 充当的仅仅是思维导图的作用。 这意味着,MarginNote 与 online-Course 无缘,也和 bilibili 上大量的学习视频无缘。 其次是思维导图转化为卡片的问题 本来单纯拿 MarginNote当思维导图,可它的思维导图逻辑与一般 Xmind 的逻辑是不同的。 从 MarginNote 学习模式中新建节点的功能可知,MarginNote 为了实现卡片的功能,使得思维导图中新建的节点必须具备一个标题,而这个标题必须是(书写或复制的)纯文字,这意味着 MarginNote 是不推荐用户独自在思维导图中添加节点的,而是希望用户以标注文档的形式生成节点。 MaiginNote 将整个学习流程封闭在了自己的程序中,如果你想在思维导图中新添图片节点,你必须: 新建子节点 填写节点的纯文字标题; 将复制的图片粘贴到节点中。 其中节点标题,完全需要用户自行添加,若这类需求过多,无异是大量的重复劳作,且可能多数图片就是标题并不需要什么文字标题。 此外,我至今不知道当一个节点中含多个信息时,软件是如何识别哪些是卡片的正面,哪些是卡片的背面。 结果,还是让专业软件干专业的事情 MarginNote 节省的是标注生成思维导图节点的工作,且局限于在其软件中打开相应文档。 涉及到阅读视频学习时,还是在 Xmind 等思维导图中建立大纲,在 Anki 中建立卡片吧。 工具的思考与产品一样 工具的价值在于其节省的用户成本,不过在节省成本后,它若是无法完美实现用户...

0204 - 学习模仿写 ANki 卡片模版

写 Anki 卡片模版 起初是想针对XX做个错题本,于是研究如何针对错题给出卡片的样式。 下心思去研究,发觉仅仅是简单的 css,模仿着自己也已经能做出适用的卡片样式。 不过,后来预想作罢了。一是太耗费时间;二是原本就自带有错题本,只是少了 Anki 记忆遗忘曲线的功能。或许之后我还会动念头,不过也要等到本身已经学会并积累了大量的习题能力再说。 今日流水账 上午一套试卷 结束后,记录各模块用时、准确率 下午研究 marginnote 的思维导图和卡片导入到 Anki 的功能 搭多米洛骨牌 晚上打牌 复习上午的试卷错题和疑难题目。  

0203 - 隔离下的小家庭

疫情 随着疫情的长期发展,关注点也在先后不断被消磨。 不再关注 疫情实时播报 数据,以及相关数据变化和预估; 不再关注政府宏观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不再关心社交媒体散布的图文、视频等信息; 不再转发和讨论疫情相关信息; 不再关注新闻媒体报道; 不再关注社交媒体对正面或负面事件的舆情反应; 与疫情相关,唯一关注的只剩对我所在城市的疫情变动和社区管制对正常生活起居造成的影响。 疫情爆发已近 15 天,本就淡了的年味更加无影无踪。蜷缩在家中,只记得春节,不记得今天是初几了。 蜗居 这个年不一样。 异样之处不是少了串门做客,不是少了亲戚间的寒暄与客套,也不是少了被催促相亲的烦恼,而是在无外人打扰无应酬下,与家人共处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已经两周多了。 原谅我撇开疫情来考虑,不过正常情况下且对于绝大多数人,这是极少数能长时间与家人腻在一起相处的时段。几年后,我们会记得 nCov2019,也会记得这段在家的日子。 非主动的生活规律 我将来大概还是会像父亲,不主动关心家中的琐事,可能还会少些体谅。 疫情到现在,家中一切由我妈操刀,关于食物的储备我早已未放在心上。头几天会主动洗碗,现在吃完碗就撂到一边。每日生活的规律,也是由我妈的早饭、午饭、晚饭时刻制定。 我妈自然令我佩服,不过自制力差的缘由,这并不是我期望的自我规律与生活作息。这是我少的那份主动,没有自己带动生活齿轮,自己把时间时刻控制到生活以至学习上。 家庭的谈话 打牌可不能叫家庭谈话。今天的一次正经交谈,让我对亲戚关系有了一些深刻的正视。 这方面的人情世故我应该受父母影响较大,过去谈及到亲戚父母免不了抱怨,说到亲戚间的关系也总会聊到利益至上薄情寡义的现象,这导致年轻些时的我对「亲戚」带了不少偏见,一心想着远离自小生活的地方。 可今天母亲一句话的表述与以往不同,不是「多打招呼,总有靠亲戚的时候」,而是「多走动,至少亲戚能多少帮着点你」。我这才意识到,以往是我无所求,现在是我有难处,而亲戚家人是那些会主动来包容和一同承担的人。 不同意外人只给一张脸,「亲戚」有着两面,确实有隔阂的地方,可也会把另一面给你。 关于未来的路 谈话的主题其实是这点。 关于未来的路,我想不到太远,甚至连脚下的路也无十足的把握。金钱与晋升…… 我爸的一句话是没错的,不要浪费时间,入了一门就把里面各个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