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二月, 2017的博文

关于得到

共享经济与知识变现 年后除了共享单车外,进入视野最多的便是知识共享,随着 Uber 和 Airbnb 的开端,共享经济已经从物理层面渗透到了知识层面吗?从分答、值乎到在行、得到,再到最近的付费订阅、小秘圈等,不同的产品针对知识经济做着文章,也同时对着 PGC 和 KOL 做着文章。 这两天在「知乎」看到一个关于知识变现的 问题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707466 ),提问道知识变现的难度。有许多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诸如「知识变现」中知识的定义。其中有个观点将所谓现有知识变现的产品中的信息从干货性、私密性两个维度分为了知识、经验、八卦、并无卵用四个象限,并称知识变现其实是人们的焦虑感。从这一点同时可以演变成了多数人的答案,知识变现其实仅仅是以知识为买点的 PGC 或 KOL 的买卖。 然而这个答案仅仅回答了一部分问题,却没有解决真正的「知识变现」如何实现的问题。考虑到了如何在现有的情况下去变现,而未去重视人们对知识的真正获取。虽然不必人人都抱有普及大众的心理,但若是从这个角度来思考,mooc 的存在意义又是什么呢,无法盈利只为争得一个长期的口碑? 知识是成本更高且众所周知的平凡工具 不久前的一篇博客中,我提到了一些关于知识内化的看法,认为所谓外界的知识仅仅是信息,并非知识,知识只有不断尝试和实践才能真正获得。现在想来这是欠考虑的,忽略了知识习得的目的,若非为了实现或得到(无论是内在获释外在),知识也就没有多大的价值。 知识是得到或实现的有效工具,是一个快捷通道,是一把通向前方的钥匙。或者说在有比较的情况下,实现或得到只是利用了知识或信息的鸿沟。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实现或得到都需要知识,感官和心理愉悦上并不需要使用知识,若沉溺于享乐也就不会想起需要知识。同样,知识也并非实现或得到的唯一手段,只能说是相对比较公平的手段。 为了实现或得到,知识反而是相对平庸的手段,是人尽皆知太过于大众化的工具。单纯利用信息不对等、经验累计,你同样可以在想不到的地方高出一筹,或是成为一个相比资历更高的人,这往往无需利用太多的知识,相对知识的习得成本也更低。 平凡的事情只是比最难的事情简单一些而已 淘金往往向荒漠进发,创业往往向蓝海探索。可能只是因为稍微走在前头花费些许的成本就成了领头羊,但从整体的成本和效率考虑,成本则太大了。极...

2周没有写博客,关于近期

学习 Udacity 的 "Product design" 课程 课程由 Google 和 Udacity 制作的,讲解了产品设计中的 Idea, UX and UI, Design sprints, 关键指标; 使用 Omnioutliner 做了满满的笔记,之后有时间再整理发出来;(起初用 Wiznote,后来发现 Omnioutliner 对于梳理类的任务真好用) 课程比想象中的务实,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了,邀请企业家来讲解自己的产品设计中的某方面细节,有案例来进行练习与说明,而且很多扩展阅读的资料; 这个课程感觉更适合交互设计师来学习,和国内的产品经理有点不对,国内的产品经理被无端赋予了太多(未来的 CEO?Are you kiding me?),从而在一个产品项目的分工上并没有国外那么专业和细节,也就是更加缺乏相应的方法论和操作,玄乎其乎的;;(虽然国内的产品经理干什么也是每一个同一的划定,战略、需求、功能、交互、框架、结构、视觉、数据没准都要涉及,说到底产品经理也仅仅是个职位而已) 同样,可以看出西方的产品经理、市场分析、交互设计已经走到方法相对专业的地方了,知识也相对更加开放,是一个好的学习之处; 课程本身不友好的地方: 网站和 App 太卡了; 一些文章和资料必须翻墙; 需要一定的英文阅读水平; 最后,诸如 google adwords 等东西也明显是水土不服,无法应用; 果壳 Mooc 有人评论说是初级课程,恰好对于我个刚入门的来说挺好的,原本 2 个月(每周 6 小时)的课程硬是 2 周啃完了;(虽然后两章进度有点快,再加上延伸阅读中的书籍和某些文章并未深入去看) 找工作 在 Omnifocus 中建立了 2 周找工作的项目,但是时间完全没有控制住; 项目中对于如何实现的具体任务很详尽,但是这几日想想这完全是象牙塔中的无用功,虽然需要准备,但是准备的重点是执行而不是计划,恰巧看了苏杰当初找工作的博客,明白应该 Fail quickly, then re-start; 针对自我介绍进行了知识整理,完了一份目前来说满意的自我介绍和思路分析,后可以将思路发送出来; 针对简历也有了重新的认识,写了一份制作简历的注意事项,目前正在制作简历中,具体「如何制作简历」可以之后发送出来; 对于...

对工具应用的改变

近几天认识了 Omnifocus,颠覆了自己对于 GTD 软件的认识,觉得这才是任务管理工具该有的样子。没有了 Do.it 的通知,不过在使用后反而觉得事情不应该来通知,而是应该主动去认领完成,没有了 push,反而变得更加主动。 附带地,也思考了自己对于 WizNote 的使用方法。以往都是什么信息都往里面塞,有趣的、未读的、笔记、日记、回顾、计划等等,使得它变成了一个我不愿意整理的垃圾桶。虽然以前也对它做了「信息系统」,但是收藏和剪切都自动保存到了我的笔记,微信收藏自动到了微信收藏的文件夹,非常不方便。现在突然想通了,虽然它可以同时做到很多事情,但是已经不需要它做太多事情了。当一个信息的剪切收集工具好了,范围再大些也仅仅是充当信息的收集筐,包括笔记或各种整理的清单。 以往觉得一个工具能解决的事情不要在多个工具间繁琐切换,不过现在反而觉得有些事情不应该混杂在一块,信息的收集和信息的归档就不应该是一个工具能够处理的,强行目录分开,使用的心情也是无法分开的。不要怕工具多,先用一个工具做一件事情,当觉得繁琐时再进行精简。就好比现在用 Day One做每日回顾,用 WizNote 做信息收集和各种清单 lists,用 Ulysses 做内容归档,在不同工具体验不同内容,心情也随之切换。 不过最后,工具也仅仅是工具,重点也要去使用。工具永远都不重要,马上去实践才是最重要的。往往都是发现了新工具,而过几天就失去了使用的兴趣,这不是工具的错。 这不是习惯没有养成,而是我意志不够坚定,归根结底是渴望的心情还不够浓烈。

返程

前段时间网上热传窦唯的一张照片,在黑白的深圳街道背景,顶着糟乱不堪的头发,他驾着电瓶车一脸无辜地等着前方的红灯转绿。人人议论纷纷,或许是窦唯已经「成仙」,或许仅仅是淡出大家的视野。 行李昨晚便打包好,我开门准备乘公交出发。上海住处的门禁在背包中,身份证刚才也确认就在随身的钱包里。回头父亲穿鞋也跟了上来,「我开电瓶车送你,公交太慢,30分钟还不如走路的功夫」。外面挺冷,我推脱了几句,不过拧不过父亲,还是一前一后走到楼下。 昨晚下了雨,车又停在外头,座垫上蒙上了一层水。父亲不说话,翻开座位盖,只有几项木工器具和一件雨衣在里面。他二话不说地便抄起雨衣开始擦拭。这肯定要摸不干净,我想起大衣口袋中预先放好的小包纸巾,抽出一张对折,分工完成剩下的收尾工作。 到站下车,车一旁的撑脚被父亲打起。阴霾密布的空中已下起了雨,我回应着他的嘱咐,看着雨衣被他披上。家族有着秃顶的传统,父亲也不例外,等到我年老了大概也要如此。基因总要遗传些特性下来,从父亲到儿子,又从儿子到孙子。有时也不仅是五官外貌,性格和行事方式也是有的。背后父亲常被谈作木讷,我也多次被叫成读死书的呆子,想法太多,实践太少。不过,他是被一个家压得举步维艰,而我却是陷在堕落中,终日胡思乱想。 有些事是逃不掉的,即使几千里的距离,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问题堆积过多,生活便会坍塌压迫,难怪《相约星期二》中谈到要「与生活讲和」。年长的人是对的,谈论相亲,询问工资,并非倚老卖老,只是走的路多了,活着也坦诚与谨慎。 被逼着相亲结婚的人,其实早已背离了自由与梦想。老人们只敢在背后感叹,期待着孩子结婚生子,相信从男孩长成男人,也就会懂了事。

外化与内化

今天写博客的时候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许久前形成了一种认识:学来的知识是他人的知识,需进行知识内化的过程,然后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其中,对于知识的内化,以往我的处理方法都是将脑海中的一缕缕想法梳理,然后再搜集相应资料,对彼此进行验证对比的学习,最终自己将零零散散的信息在为知笔记中整理成框架化的「知识」。信息内化为成体系的知识网络,一直对这流程很自信,今天却发现过程中或许导致了不少的误会。 并非流程的错误,只是浮躁的心情驱使自己将处理方式当成了最终目的。「将信息梳理,重构输出。」我能认识到这远非知识内化结束,仅仅是知识学习的一种手段和增加其印象的一项方式。然而经过漫长的收集与梳理后,往往被单纯的文字输出成果冲昏头脑,误以为为知笔记中的篇篇文章便已是将信息内在化为知识。遗憾的是,这是内在的外显,而利用内在的外化也远不做到知识的内化。 外化达不成内化 ,它只是普遍认为在内化过程中有效的一种手段。浮躁之下,误以为外化后已将知识得到了内化,但长期的时间与实践过程中又缺乏「已得到的知识」的正向成果反馈,于是对外化这一手段也愈发不够自信,外化的形式也逐渐被荒废。最终形成了自怨自艾的死循环,陷入惆怅。 知识的获取,只有通过不断尝试、不断实践从中得到领悟和偏差的修正。明确这经久不衰的公理,现在便可开始改变以往的困境。让外化手段重归手段,让内化频繁经历尝试,将实践也进行外化,使得外化成为生活中地位极低和频繁的普通事务。同时也不再躲藏,将外化的成果公布于众,让外在的眼光将自我膨胀的骄傲和虚荣戳破。 大概,这也是告诫不要吝惜笔墨的道理吧。

对博客的一次重新梳理。

背景 1月6日的凌晨,通过 GoDaddy (godaddy.com)花了14元购买了 zwf.life (zwf.life)的域名,次日凌晨正式入手Farbox的Standard的博客服务。1月23日写下第一篇博文《Coward》,1月27日写下第二篇博文《设计之下的读书笔记》。 1月28日无意中翻到阿禅的可能吧和阿禅日记,觉得目前对于博客的定位存在模糊的认识,因此决定重新梳理并定位一下我的Blog。 <img src=" http://okea5d3bd.bkt.clouddn.com/1486021772.png " width="480" height="286.3" /> 现阶段在个人博客上碰到的问题 对于博客的定位不清晰 写博客的初心是希望能输出一些有质量的关于产品的识闻与积累,又或是存在于互联网生活中码一些与其相关的兴趣文章。 起初购买域名及空间,希望将其当成个人产品之旅的记录,未来也可塑造出一个产品人的形象,预想成为某种资本。 一段时间,发现现阶段的我对于博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很难有所保证。文章的持续输出需要个人丰富的见闻与敏锐的观察,偏专业范畴的文章则更甚。为了保障博客博文有质量的更新,需要的是经时间洗刷后沉淀的经验,而绝非泛泛而谈或窃取他人之言。同时,底蕴再深的人等肚子里面的墨倾干了,也需往更深层次的领域中长大口子,去进行信息获取,保证日常信息输入>日常知识累积>日常博文更新。然而,如今的我没有丝毫存货,也无法将日常的输入合理转化成有质量的输出。 博文长期得不到更新,但总有着更新的欲望。于是,最初的愿望发生了改变,(心中) 博客的定位从指定范畴变成了个人生活秀,可以有心情随笔、有观影读书后感、有练习写作的小小故事。 定位不清,导致的一些问题 没有东西可写,博客文章更新周期过长; 没有见解和输出,更新博客的欲望也降低了; 变成了心情日记,想起来便开始记事,满是词藻对齐、人生感言和负面情绪的坟墓; 不知某事是否该写,于是立题起意,最后变成一堆只有文章标题的todo list。 博客不知道如何分类,如产品、设计、代码、杂想、生活…… 博客写作和阅读上碰到的问题 博客空间有限,图片都以外链的方式从云存储中获取,图片插...

认识 Typography

今天下午上篇博客完成后,闲暇便开始寻找 whispers 博客的设计模版。起初是在 GitHub 上搜索 Farbox ,不过模版太少,也很长时间没有更新,第一印象好看的只有以 Toilet 为标题的 GUOJING'S BLOG ( http://guojing.me/ ) 。遗憾的是,发现并不基于 farbox,无法克隆,只好回归基础的 lessword 模版,忍受文章惦记无法跳转的弊病。 <img src=" http://okea5d3bd.bkt.clouddn.com/1486047982.png " width="1435" height="794" /> <img src=" http://okea5d3bd.bkt.clouddn.com/1486048023.png " width="1412" height="779" /> <img src=" http://okea5d3bd.bkt.clouddn.com/1486048069.png " width="1409" height="791" /> 晚上继续搜索,开始不局限于 farbox,想欣赏优秀的博客设计,以供之后借鉴。在几大设计网站搜索 blog 之后,在 www.siteinspire.com 发现 Typography 的分类标签,欣赏了一大堆基于纯文本的 Blog 设计,巧合符合纯文字类型设计的博客需求。 这引起了对 「Typography = 字体排印」 进一步了解的兴趣,期间又回到了 Typeisbeautiful.com ( http://Typeisbeautiful.com ),读到关于中文字体设计或中文 web font 种种。作为非专业人士,也应该学习字体应用这么「陌生」的学问,即使不为了博客的设计,也能应用到日常工作中,诸如 ppt 制作中字体的选择与排版等等。 检索知乎相关内容后,个人认为字体的设计或许没多少必要接触,但字体的含义认识和排版是需要认真学习的。谈及中文字体设计,发现多数专业人士竟一致认同没有书可读,而是多推荐日本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