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应该在哪里,随便说两句
昨天看到一个问答,为什么走在路上发现不是听音乐,而是听播客。
播客,感觉还是应该集中在核心的场景。流量稀缺的加持下,碎片化时间中的行走、开车等,除了音乐就没有任何内容形式可以抵抗。
几个关键点:
- 流量耗费少
- 行动中(同时在干其它事情)
- 足够的信息量,不会像音乐一样无聊,可支持长时间的收听
- 相比直播来说,陪伴感更弱,但是为什么不做直播呢?(还是流量的原因)
- 为什么直播的人怎么多,因为本事就要干这些事(玩游戏、直播画画等等);为什么发朋友圈发微博的人这么多,因为信息反馈高,因为信息形式导致接受程度高效。音频则完全没有。
- 订阅的形式。订阅的是人——博客;订阅的是频道——youtube;订阅的是内容——即刻。内容的颗粒度越细分,若恰好贴合用户想要的,那么用户情绪越高涨。
- 喜马拉雅这样的应用,是否可以做moment或story?不可以,音频信息量应该更大,做这种东西会导致一个moment中内容同质化严重。
- youtube 推荐的是视频,但是视频背后就是主播。
看到携程机票一年迭代的文章,关注的是刷新列表的快速响应。基础的功能如何做好,真的非常重要。
说白了,交互:
- 用户如何与内容交互。有哪些渠道可以与内容交互,内容的颗粒度如何,内容颗粒本身的属性是什么(信息-时效性、人-情感、频道-专业等),用户与什么样的颗粒度进行交互,内容与用户的需求贴合度如何,内容创造如何形成闭环。
- 用户如何与用户交互。是否需要与用户交互,权限控制,用户的个人体现需要做到什么程度。
- 用户如何与服务(功能)交互。响应,反馈,触发。
Moment:
- WordPress 真的伟大,真好看,想转过去。(不过要买服务器,网页版被墙了……)
- 看了新城海的通过故事脉络的改动,调用观众的情绪,反过来又试图达到最好的结构。真的强!
- 体验了一下播客,感觉要爱上它了。
- 看到了湾区日报推荐的播客,感觉英语学习很重要……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