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2017的博文

一段不知道如何回应的话

今天抽空看了《美国众神》的美剧,里面有段对话让我回不过神。事情是发生在老板和下手之间的。 A: Money situation's a little tight at the moment, so we can agree now you bring me receipts. or you don't skim more than a reasonable 5 percent. B: Oh... I'm not gonna steal from you. A: You can't look out for yourself, how the hell you gonna look out for me? 深入之后: 事情虽然发生在角色与角色之间、角色与内容之间的交流,但是真正核心的不是流程,而是其中存在的问题。 而挖掘问题的根本,还是需要明白角色到底是哪类人或者哪些类人,他们触发事情的动机是什么,当时是怎样的场景。 要解决问题,又要回到这些类角色与内容的关系、角色与角色的关系,如何去定义它们以及它们的属性与权限。 最终要实现解决方案,仍需回到事发现场,去安排角色与内容的交流,角色与角色的交流。 事情最终解决了,但可能毫无价值,原因可能在于动机本来就模糊,也可能解决后他们并不会有多少感谢,不会感谢自己与彼此,更不会感谢你。  

怼大V和实名反对

怼大V现象已经层出不穷了,以下记录些自己的体验。这并非观点,故无论据。 1. 怼大V 每个人心中大V的概念或许会不同,不知道是否会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义?就我自己而言,我更加认为大V是意识的指代,相应的称呼还有公知等等。一个人被成为或自诩为大V,其立足点或许各有不同,然而被指代之后,便有了身份的特征,有了价值或阶级的对立,即使这里的大V延伸范围甚至可以无穷。 怼大V,不是怼具体某个人,不是怼具体某个群体,且不是针对某件事。怼大V的动机可能各有不同,但是将身份对立起来,这点没有任何不同。 有个常被提到的说法,称这是精英群体与普通民众的对立,这种对立源于生活背景,大V浮于上层追求政治正确或绝对的正义,而普通民众立足于生活倡导着群体正确或相对的正义。在资源可支配能力上的差异也可能导致了前者更加信奉社会舆论权威,而后者信奉政府舆论权威。这形成一种论点,例如「国家养活了你,你却反过来倒打一耙」。 或许也恰好应证了一点,富裕了便会追求更多虚幻的理想主义,贫瘠下便会欲求更多的资源,而群体是争取利益相对高效的手段。当然这种描述在两个极端,但是我又无法否认可支配资源的差异是否是导致这种身份的认同的原因。 然而谁在怼大V,如果称之为为大V的对立面,这个群体又是谁呢?与大V一样,这个群体也并非能一概而论。归根结底,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有人在某方面可支配资源多,但可能在另一方面资源相对较少。于是一个法律方面的大V,在医疗方面可能是大V的反对者;一个在法律方面的大V反对者,在医疗方面可能是大V了。 如果资源是问题的本质,那为何在这个时间点问题相对变得激化。我感觉,更多是大家可支配的资源都有提升,开始思考自我的归属感,寻找身份与对应的价值。 毕竟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矛盾与争论更集中于身份的对立,而非论点的对立。 2. 实名反对 在知乎,常看见不少回答开头标明「实名反对」某某某。可要知道,对于非官方的普通用户,昵称难道就是实名,非匿名难道就是实名?或者说,接受对这个身份的评价与「视奸」,是否就达成了实名? 要知道,知乎的实名回答或评论才是核心流程,匿名相对反而需要操作成本。如果某问题大家都倾向于实名回答,没有匿名的氛围与环境,那么这时的实名反对到底是为了什么(要知道,其实大家都是实名的,你也并没有作出贴上身份证件的举动)。 实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个人信息纰漏越多,一般可...

破坏兽,一个崩坏的故事

这两天看了破坏兽的漫画,想起了之前看的杀戮都市。 论起画工,大概都是比较精细的类型吧,可能杀戮都市的分镜更加优秀,但是破坏兽对于俯视远景的构图也非常优秀。世界观的基础也都是末日的高校男女,日渐崩坏的世界和欲求拯救它的男女。 如果从故事发展路线和每个阶段的节奏来看,杀戮都市做得已经算是非常优秀了,只是感觉故事线想尽量延展,于是不断重复同一个套路,后期就有点审美疲劳了,结尾也显得没有那么高潮了。破坏兽如果单纯看第一部的话,开头到中间的主线路都较为平稳,随着故事的发展,真相一步步揭露,会惊讶于其世界观,因为其推进相对杀戮都市更加自然。 但是,整个故事中的每个短片故事来说,破坏兽简直了……千篇一律的逃跑故事,极少有不同有曲折,很容易让人对这样的末日故事感到乏味和麻木。此外,如果杀戮都市中的人物可以称为丰满,那破坏兽中人物真的就毫无特色了。人物没有挖掘其多面性,反而一味地反复来强化其性格特征。人物也没有发展成长,男主救发小便一心救发小,女主感恩男主便处处为着男主,有成长的地方也就只有发小对男主说你不是一直都为女主奋斗着吗。 这么一看,大剑是多么优秀,烙印战士更不用说了。 当然,破坏兽也有其令人享受的地方。

Paper work

最近发现,用纸张来梳理是一件更加高效的事情。无论是在 ppt 或线框图上,纸张有天然的优势,用笔可以快速成型,省去电脑上调节、拖拽、排列的很多问题,而且历史记录和对比也更加直观。以前觉得电脑屏幕可以无限延展,但是现在反而觉得纸张因为铺展可以无限大,这是电脑不具备的。 新闻报道,俄罗斯将微信和 line 都封禁了,这又让我想到之前争论的话题,nation 是否应该高于道德和法律。 有认为可以的,也有认为不可以的。我认为不应该,同时也无法理解应该的人。不过今天一想,在享受着集权主义所带来利益的同时,去背弃集权主义的弊端,这是否是件愧疚的事。我无法反驳民族主义的好处,正如同《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所说,民族主义带给人集体与归属感,同时以民族事业来催动许多事情发展。人欲求自由,同时渴望归属。 夏天到了,更加适合到户外走走。最近身体总是不大舒适,可能该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是时候健身了。

我身上的戾气与圣母心

周杰伦0430事件有感。 周杰伦的事件仅仅是个引子、案例,我的目的是通过它来剖析我对于这类事件的看法。事件在变、信息在变、人也在变。看法当然也随之改变,何时认为是对的,何时又认为是错的呢?大概对错也模糊了,那背后的本质呢? 价值观只能用来评价自己、约束自己。 所以,以下内容我说的是对的,同时也是错的。而且,它们也没有多少深度。 事件与事实 事件与事实不同,事件随着时间发生,事实则永远都是事实。 人往往将事件当成事实,这没有对错,认识周遭本就是这样的过程。他人向你介绍南京,有夫子庙有中山陵,那在你心中南京就是这个样子。等到你到了南京,尝了秦淮河岸的西施豆腐和鸭血粉丝,把玩了十元三颗的雨花石,南京则又变了一番模样。 人对事实的认识总是片面的。我觉得很难存在所谓的只「站对」不「站队」,或许此时沉默值得称赞,但万一又成了沉默的大多数呢。是否应该去评判,这个问题我暂时无法回答。不过,至少那些执着去追求事实的人是值得称赞的。 以我对这次事件的认识过程为例,首先知道有现场辱骂,其次是道歉,而后是对周的指责。在这样的认识流程下,我得出的结论:周有错,且道歉说明悔改,后续指责也罪有应得,但大众莫要咄咄逼人,人非圣贤。不过,当看见 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 关于 后续 的说法,事件又有了发展,我对事实的认识也发生了转变。 很惭愧,但也有所得。这令我再次意识到日常所接触的信息大多是二手信息,也意味着无法确保这些信息就是事实本身。 自我告诫: 留心,莫要将事件当成事实; 谨慎,尽量保证信息来源是安全的; 去体验,事实与世界不在纸上。 想法与说法 你我都可以胡思乱想,这才是自由。 你可以想象周是因为灯牌上刻了自己名字而气愤,可以想象周是因为被神话而自以为高人一等,可以想象周是个直男癌,可以想象明星私底下都是粗鄙的。这都没有错。 你知道 gong’an 放弃假期辛勤工作,你知道歌迷带着灯牌入场是违禁行为,你知道周当着几万人辱骂他人滚没有素质,你知道 gong’an 其实并没有原谅周。羡慕大家都能换位思考,体恤他人。 但体恤的同时,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我希望不是这样,无论如何都该留一丝善意。当然,想法在脑子里,任何人都管不着,也该禁止来干涉。 不过,当想法说了出来,变成了实在的说法,那意味我们需要承担它所带来的后果。当周把滚字说出口,他就该承受后...

独立空间下的平等

昨天更改了分类的归属,也新增了博客的目录。至此,主域名成了面子,次域名成了里子。whispers 从价值观的「暴露」,延伸成了整个人的「暴露」——琐碎成为一个人。 至于说是里子,当然也并非完全见不得人。域名搜索一下,照样看见下面的二级域名。人看见了你的面子,但想要看你的里子,也并非难事。这个博客的文章范围也限定在这个晦涩的区间。 写出来的东西,总会被人看见,同时也希望被人看见。记录是其次,自我的认知、批判态度的养成才是重心。至于被人看见,也是希望对方主动地、或付出成本后看到,至少双方地位处于平等,你不佩服我,我也不稀罕你,你寻到我了,我便将惊喜一同送给你。 任何信息都不是劣等的,它提供了体验的参考。(世界的认识便是一次次体验的叠加)这意味着,我不能无故删除你的评论,你不能无故谩骂我的文章,即使负面现象真的发生了,彼此也该承担后果。 你我独立,勉强平等,才能构成一同探讨的基石。

回归到问题本质

太过于浮夸,许多事情需要回归到问题的本质。人,要先脱光衣服,再看如何穿上衣服。 这几天在想,是否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过于繁琐,导致将简单变成复杂。如果将问题的一切想法归零,做出的决定与现状的选择是否还会相同。我想是不一样的,我又开始觉得一切都要问为什么。 为什么要看新闻、看社交网站、看订阅文章?为什么问题还没有解决?为什么现在的我会是这个样子?大概是因为,我将事情变得太复杂。其实不是犹豫不决,而是想太多。 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是否解决了?考虑是否全面了? moment: 结合 OKRs 制定 5 月份的目标计划 给家里打了电话(挺惭愧的) 从 OmniFocus 转移到了 doit.im(即使后者没有看上去要死的样子)

需求来源、分析、分析的结果、评审的问题

各个来源于看到的文章。 统计需求的目的何在?了解用户、场景、需求 为了了解用户,通过不同渠道收集; 为了了解问题,假设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带来价值; 了解用户,才能知道痛点; 但是,收集需求的功夫,比不上极力去熟悉用户的功夫; 想了解到什么程度? 了解谁存在问题,聚焦做特定用户的产品; 这些用户的痛在哪里; 场景是什么; 这些用户量足够多大吗; 用户急不急; 频次多高,是刚需吗; 为什么要了解? 了解用户,积累样本,形成方案和判断的感觉基础; 贴合用户、场景去设计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价值; 分析用户价值和成本、商业价值和成本,知道那里最好做,哪里能做大; 聚焦在最核心的用户,聚焦在最核心的需求与功能; 将更多的资源聚焦在核心的商业目标,没那么多功能要做,做最核心的就好; 当成市场调研,样本量大了平均了,就知道份额多大,是否能够支撑产品活下来; 知道为什么别人没做,是否有什么技术障碍或学习教育成本; 从哪里了解需求? 围绕公司定位去想,战略层、范围层 自己瞎想、团队头脑风暴(方法论很重要) 销售部门反馈、客服部门反馈 用户:官方反馈渠道、app商城反馈渠道、问卷调查、一对一访谈、焦点小组 去了解竞争有什么需求,竞争对手缺乏什么需求没满足 网站上找:科技媒体、自媒体、社交网络、问答论坛、文章、评测、搜索 数据告诉我增长的可能性 如何分析? 定义: 用户的属性:核心用户、边缘用户、新用户、老用户、第一次访问、第二次访问、第N次访问、从什么渠道进入访问、带着什么目的的用户、带着什么预期的用户、什么情绪的用户、什么能力程度的用户…… 场景的属性:时间、地点、谁、因为什么、有什么诉求、想怎么样解决,有什么预期效果…… 需求的属性:频次、刚需、广度、用户价值、替换成本、愿付价格、企业成本…… 一些方法: swot模型 PESTL模型 用户体验5要素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七宗罪 KANO模型 Fogg行为模型 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 1.可视性原则:系统状态有反馈,等待时间要合适 2.环境贴切原则:使用用户语言而不是开发者语言,贴近生活实际而不是学术概念 3.撤销重做原则:操作失误可回退 4.一致性原则:同一事物和同类操作的表示用语要各处保持一致 5.防错原则:关键操作...

一事无成

这几天什么都没干 一次无聊的练习 随便列举下可以说的主题,简单一句话标语,就不写具体描述了: 品牌导向: 强调「速度」:Rush;重新体验,子弹擦肩的灼热; 强调「操纵」:熟悉的手感;永远不会腻; 强调「性能」:依旧是MVP; 强调「外观」:不仅仅是一个新皮肤; 强调「性价比」:来一场经济局; 强调「安全」:我们没有黑科技,安全,铸造精彩体验; 强调「年轻」:重回年轻; 强调「经典」:找回当年的热血;被模仿的范本; 强调「家轿」:1天2小时,1年770小时,生活的第二空间; 强调「商务」:做一个狠角色;成为核心,讲究战术; 强调「爆发」:不再罗浩,没有延迟; 强调「稳健」:都是老男孩;no noob; 强调「民族」:我的热血世界,依旧 China No1; 强调「全球化」:跨过枪与火,世界的品质; 车型导向: 其实和上面没什么区别,结合奇瑞本身的价值主张,结合具体系列或车型的价值主张。 说了等于没说的回答 为什么不集成支付SDK? 申请帐号认证费 交易手续费 资质条件是否满足,企业号?服务号?至少是个公司! 转账的信任问题? 即使集成微信或支付宝的SDK支付也可能存在欺诈建议。 是否信任在于认知,一是专业化的印象(提供资质、评价或口碑、使用数量、品牌合作方等),一是认知的渠道与过程。   转化成付费用户其实就是看是否信任。提供试用或预览当然更好,但是有时候也没有必要,这要看收费的目标群体如何(普通用户,忠实用户)。举个例子,得到里面随便一个几百专栏即使不提供预览也肯定有人订的,因为收的钱本来就是忠诚度处于头部的那些用户。此外,营造小众化的群体也更有凝聚力。 回到这个软件为什么不提供预览,一是开发预览的需求需要开发成本,二是SDK付费资质大概没有,三是即使开发预览,增加的用户也不一定转化为付费,所以不如先赚一笔极端的忠实用户(本身就存在的忠实用户),还可以通过他们不断迭代。 审美的感慨 主要是看了和菜头的最新的文章,但是我曾今觉得余秀华挺好的(推荐过)。 于是有了这样的对话: A:我大概不知道什么文章写得好……… B:这个不重要……看得爽就行了 B:我感觉看过的有限几本讲文学的书都是这样的: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文学,说了几页得出结论——然而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文学,好了,接下来...

别人都在努力

这个标题真俗。 今天无意中发现了很多厉害的人,博客写得好。 http://www.jianshu.com/u/ba6d563caa3a :简书的产品经理 http://www.uegeek.com :做过产品经理、用研、设计师。有关于场景设计和用户调研的系列文章,现在竟然在AR领域学习! http://qinsman.com :提供了详细的案例。 交互设计交付物: http://qinsman.com/1611_iddoc/ 交互设计自查表的建立:思路与项目实例解析 第一部分 信息架构与流程 . 1. 信息架构 . 1.1 信息架构是否容易理解 . 1.2 信息层级是否清晰 . 1.3 信息分类是否合理 . 1.4 信息视觉流是否流畅 流程设计 . 2.1 用户体验路径是否一致 . 2.2 返回和出口是否符合用户预期 . 2.3 逆向流程的设计是否考虑周全 . 2.4 跳转名称与目的是否一致 . 2.5 是否充分考虑了操作的容错性 第二部分 界面呈现 . 3. 控件呈现 . 3.1 控件是否符合用户认知 . 3.2 控件样式是否具有一致性 . 3.3 控件交互行为是否具有一致性 . 3.4 控件的不可用状态如何呈现 数据呈现 . 4.1 空态如何呈现 . 4.2 字数有限制时超限如何处理 . 4.3 无法完整显示的数据如何处理 . 4.4 数据过期如何提示用户 . 4.5 数据按什么规则排序 . 4.6 数值是否要按特定的格式的显示 . 4.7 数据是否存在极值 文案呈现 . 5.1 句式是否一致 . 5.2 用词是否一致、准确 . 5.3 文案是否有温度感 输入与选择 . 6.1 是否为用户提供了默认值 . 6.2 输入过程是否提供提示和判断 . 6.3 是否存在不必要的输入 . 6.4 是否指定了键盘类型和键盘 第三部分 过程与特殊情形 . 7. 交互过程与反馈 . 7.1 是否周全地考虑了所有操作成功的反馈 . 7.2 是否周全地考虑了所有操作失败的反馈 . 7.3 操作过程中是否允许取消 . 7.4 是否设计了必要且合理的动 特殊情形 . 8.1 角色权限与状态不同造成会造成哪些差异 . 8.2 是否提供特殊模式 B端产品的角色与场景分析:以会议申请功能的设计为例 : 角色分析与人物模型:申请人、审批人、...

发现看的都是交互设计师

但我想成为产品经理,于是看了一些产品经理职责文章。 kidult00 看产品经理的3个阶段 在刚入行时,怎么也找不到产品经理的准确定义,还有接踵而来的各种问题: 产品经理的职责有哪些? 产品经理到底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怎么培养? 到底什么是好的产品经理?真的人人都可以是产品经理吗? 新手产品经理怎样快速熟悉每一个业务细节? 需求是什么?要怎么确定一个需求要不要做? 怎样跟设计师和开发沟通?他们做的东西我都不太懂 需求评审要怎么准备? 怎样写需求文档?为什么没有模板? 用户反馈好多,该怎么办? …… 好不容易熬完几个项目,有了一些感觉,新的问题又袭来: 项目的效果怎么评估? 数据怎么统计?数据变化了怎么解读? 数据没有达到预期怎么办? 为了达成某个目标需要增加什么功能? 团队资源很紧张,怎么安排优先级? 项目怎么按进度完成? 产品有哪些体验问题? 怎么做用户调研? 设计细节有很多问题,怎么提升? 项目涉及的技术我不懂,怎么办? 跟推广运营内容的同学怎么配合? 需要跟外部合作引入资源,该怎么合作? 怎样分解 kpi?还有两个月怎么让数据达标? …… 好不容易把常见的坑都趟过一遍,但是面对 0 到 1 的问题,还是手忙脚乱: 什么决定了一款产品的成功? 产品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商业模式如何设计?如何验证? 如何定义核心用户?如何定义最小产品? 精益创业和 growth hack 都是怎么玩的? 最小产品出来了,如何验证模式? 迭代速度和版本节奏如何控制? 怎么解决冷启动和流量获取问题? 有限的资源怎么最大化利用? 如何向市场和投资人讲故事? …… Facebook 前产品 VP:我不招聘只想当 CEO 的产品经理 我曾经写邮件问过 Sam: 如何准备产品经理 PM 面试?他分享了 3 条: 花很多时间使用面试公司的 _产品和竞品 _ / 相关产品,独立思考并且有自己的见解,分析产品的 优势、劣势 。在战略上,产品下一步应该 重点 做哪块?为什么? 花时间仔细思考你会如何 设计 产品,并想清楚 细节 。 走心更要走脑,能够有逻辑地 估算 和产品相关的 数据 。这个和咨询公司的面试有些类似,比如估算 Facebook 每天有多少照片上传,需要多少服务器存储等。 谷歌内部考核制度 OKR  产品经理能力 定位 需求分析 ...

播客应该在哪里,随便说两句

昨天看到一个问答,为什么走在路上发现不是听音乐,而是听播客。 播客,感觉还是应该集中在核心的场景。流量稀缺的加持下,碎片化时间中的行走、开车等,除了音乐就没有任何内容形式可以抵抗。 几个关键点: 流量耗费少 行动中(同时在干其它事情) 足够的信息量,不会像音乐一样无聊,可支持长时间的收听 相比直播来说,陪伴感更弱,但是为什么不做直播呢?(还是流量的原因) 为什么直播的人怎么多,因为本事就要干这些事(玩游戏、直播画画等等);为什么发朋友圈发微博的人这么多,因为信息反馈高,因为信息形式导致接受程度高效。音频则完全没有。 订阅的形式。订阅的是人——博客;订阅的是频道——youtube;订阅的是内容——即刻。内容的颗粒度越细分,若恰好贴合用户想要的,那么用户情绪越高涨。 喜马拉雅这样的应用,是否可以做moment或story?不可以,音频信息量应该更大,做这种东西会导致一个moment中内容同质化严重。 youtube 推荐的是视频,但是视频背后就是主播。 看到携程机票一年迭代的文章,关注的是刷新列表的快速响应。基础的功能如何做好,真的非常重要。 说白了,交互: 用户如何与内容交互。有哪些渠道可以与内容交互,内容的颗粒度如何,内容颗粒本身的属性是什么(信息-时效性、人-情感、频道-专业等),用户与什么样的颗粒度进行交互,内容与用户的需求贴合度如何,内容创造如何形成闭环。 用户如何与用户交互。是否需要与用户交互,权限控制,用户的个人体现需要做到什么程度。 用户如何与服务(功能)交互。响应,反馈,触发。 Moment: WordPress 真的伟大,真好看,想转过去。(不过要买服务器,网页版被墙了……) 看了新城海的通过故事脉络的改动,调用观众的情绪,反过来又试图达到最好的结构。真的强! 体验了一下播客,感觉要爱上它了。 看到了湾区日报推荐的播客,感觉英语学习很重要……

RescueTime or Toggl

前些天又胡乱折腾,想好好利用时间,其实就是想好好努力。但是,努力其实和这玩意没啥关系。 乱搞的起因 Q:为什么 atimelog 不行? A:因为手动记录很麻烦。 使用电脑时,还需要拿手机来记录。 当使用电脑时依旧用它来记录,但是有时候总会不知觉地去干其它事情,这部分时间无法统计。 当使用手机时,不知觉地注意力从现有的事情转移到另外一件事情上。 有时候懒得记录,有时候不方便记录。 记录细分不够彻底。(比如上网的分类,看视频,逛社交网站,突然看到ux文章等等,其实是不同属性,像是rescuetime可以自动记录并分类) Q:为什么要自动记录时间?而不是主动记录? A:操作不便。可以知道时间花费到哪里去了。 Q:有必要同步多终端记录的动态吗?或者是使用支持多终端的产品? A:有当然更好,但是没有其实也影响不大。你知道,重点不在那里。 思考的记过 这其实是自制能力不够。那要怎么办呢? 结论:两个都很重要! 被动记录,能够发现废弃时间花到具体哪里去了。但是实际上,你其实知道你废弃时间大概花到哪里去了。根本没必要统计,统计的效果无非是出来一个结果,然后自己后悔并坚定不应该把时间花在这种事情上。所以,我认为被动记录,最好的作用是限定事件的时长,达到规定时长时,通知并禁止事件继续下去。 主动记录,主动地去安排自己的事情。这需要主动性,培养主动性。 当然,回顾更重要,但是回顾很难养成。所以被动记录可以提供回顾的依据,主动记录的后续记录可以培养回顾。 短暂的解决方案 被动记录:使用 应用计时 软件统计安卓手机的事件,重点是设定阈值并在突破时提醒,然后主观禁止事件。 主动记录:仍然使用 atimelog 记录日常事件。并没有完全使用 番茄土豆 ,因为日常事件大多无法构成ren wu 一天下来的感受 应用计时 真的鸡肋,先不说统计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最致命的是:没有使用的时间轴记录;通知提醒竟然只是震动(没有其它反馈),当手机震动时完全不知道为什么,我已经有轻微的妄想症了……而且既然做了超标的功能,是否超标的进度也没有显示……即使我猜是因为时间配额超标了,但我回app看的时候,我根本就不能确幸。 看了些其它被动记录的app,atimelog 和 Swipetimes time tracker 之类的做得真好,减少了记录的成本。当然这其...

深不见底

这几天真正深入去了解产品的知识,去分析产品,才发现这个坑有点深。今天看到内容分发的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突然又回到交互的本质——人与设备、信息、功能的交互,甚至涉及到用户与内容的关系、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而至于用户价值、商业价值这些东西我还完全没有触及到。对于场景、用户、需求的概念也愈发觉得模糊了。 Moments: 昨天试了试其它的统计时间的工具,反反复复一圈,发现还是用回原来的。 更新了 twitter,出了新的 moment 功能模块,如果按照内容分发的角度,应该又是一个中心化的分发方式。突然发现和微博很类似,一个构建新的内容分发,将流量再次重整;一个是构建新的交互手段,将用户再次重整。 发现以往稍后阅读的功能,完全可以用 twitter 来实现。(twitter 对不起……) 今天又什么都没干。

一件故事,一个游戏,一段视频

周末,完全没有干正事。 故事:陈升和刘若英的故事 不知道什么缘故,又看到了陈升与刘若英的故事。记得当初了解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得哭了起来。 大概戾气太重,又或许受到和菜头或白百合等新闻热潮影响,竟然反问了一句,「他俩算是精神出轨吗」。之后又想,《广岛之恋》算是什么。人们赞美的,是那片面的纯粹。然而,现实的信息量远非如此。我也是自我关注太多,无非是想陶醉一下。少年不知愁,欲想黄粱梦。 不过,无意中发现陈升竟然因为当初的反服贸事件中被禁。看了篇访谈,他自己也谈到这事。现在只记得大概:朋友们当然也有意见不合的,但是关起门来,想谈的还是趣味相投。 游戏:Replica / 复制品 无聊玩了这款小游戏,玩法是得到一部手机然后解密线索。游戏的主题是手机主人参与了反纳粹政府的行动而被抓,基本意思诸如 1984。 因此,玩的时候总想着如何才能帮助主人公,于是便不断的解谜。本以为玩得挺好,结果最终国土安全局说我帮他们解谜成功,根据我收集的证据他们终于让主人公伏法。事后,我搜索了一下故事的所有结局,发现我触发了彻底的 bad ending……正如游戏中国土安全局所说, 我其实仅仅是一个窥私狂 。 如果真的想帮助主人公,其实一开始就可以给他母亲或父亲打电话。而我当时想的是,获得越多的情报量就越能找到最正确、最安全的方法,结果却是在助纣为虐。 太多的犹豫,没有决断力。 如果是别人,应该会做出不一样的事情。 尝试了隐藏结局,也就是现在才想到游戏名叫复制品。哎呀, 「写歌的人假正经,听歌的人最无情」 。 视频:Rachel&Jun 在 Youtube 上看到小夫妻关于日本与美国文化的差异,挺欢乐的。后续在 Bilibili 看到了他们讲述第一次见面到最后在一起(真的是异国转校生遇见主人公)。 其中一个点印象深刻,关于是否日本有很多御宅族的问题。Rachel 说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有游戏和外卖,自己也没什么追求的,大概也想过这种生活。 不知道怎么触及了我的神经,果然人生还是应该更多地去直接接触。真实的体验,才会不后悔吧。 其他事: 看了pmcaff中对于行业了解的事情 自己在做一个竞品分析的框架 房子需要考虑续租了

微信和苹果的事

观点层出不穷,也是一场回答式的对峙。 正方:不应该收费,这不公正,且不合法。 凭什么对用户给予公众账号的捐赠进行收费? 这对内容生产者造成了影响,是否在变向打压创作? 这虽然符合苹果的规则,但这是否就是合理的、公平的? 苹果为公众账号创业者提供了什么,为什么要抽取额度? 捐赠是否属于功能,是否该归属到应用内购买? 应用内购买触犯了二清,如何避免风险? 苹果支付体验太差。 苹果想做一个封闭式的帝国。 反方或中立方:这是合理的。 这是规则,事先便声明的规则,不仅仅是微信一家需要遵守。 苹果提供了app分发渠道,即使你说只能通过app store分发变态,但是它依旧提供了渠道,即使你说大家知道微信不是通过苹果,但它依旧提供了渠道。 渠道可以免费,也可以收费,因为提供了流量。提供了流量,收费当然合理。 与苹果对抗的微信及众多打赏付费的应用: 抓住「民心」,保守节气; 抵制苹果,推倡 Android; 死抠二清; 争取降低提成比例。 不过,我怀疑这股凝聚力。我认为民众仅仅在追求热度,用了苹果的人真的就比其他大众更有节气?1&2 几乎不可能;缺乏建立抵制集体的凝聚,4 感觉是个长期的事,无异于以卵击石;3 反而可取,利用国内公司本身的政府关系,不过后果如果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极其让人讨厌了。 很遗憾,预测未来的热点文章: 在应用内购买的背景下,提供转化率的设计方法和用户运营; Android 手机,已经超越了苹果; 打造完美的 Android 机,让你的系统更极致; 媲美苹果 app 的那些应用,让你的 Android 手机美过 Apple;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 Windows 平板电脑,它美过了 Macbook; 那些更高效率,设计更美的应用,完美打造苹果风。 为什么我选择 Android 和 Windows。

不知道的事

最近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很苦恼,但又不知道如何解决。 1. 马桶是不是艺术 前者的争议集中在共青团的讨论。针对艺术这块,简单浓缩一下观点,就是审美(这个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因此是艺术。而共青团的倡导是摒弃这些所谓的艺术,将艺术重新回归到中国的传统(如中庸等等)。针对共青团这块,多数人则提出反驳,不应该以意识形态来主导对艺术的认识。虽然欧美的艺术潮流背后也存在政府的引导,但是艺术的价值还是存在的。 引申开来,一种回归的审美是否就是错的,是否应该容忍,是否应该禁止?那么如果回归的背后,是由意识形态主导呢? 2. 谁才是猴王 菜头叔的微信文章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当然或许仅是某部分人认同的探讨。 对这个话题判别的核心,被放到了对孙悟空这个人物、西游记这本著作上了。文中最后的观点是,在今天看来这个版本称不上好,因为它对于原著的解读不够深刻。在文章的观点中,老版的孙悟空形似而神不似,营造的正义形象完全就是一个童话,对西游记的解读是倒退而不是深入。 这样话题就变了,异样的演绎是否就不好了,越接近核心思想与精神的是否就是好的。如果是这样,那林青霞饰演的东方不败是否是不好的,老版本的射雕英雄传是否是不贴近原著的。再深入些,是否延伸的演绎就是不好的,或者反过来到对立面,是否演绎出的核心形象、故事、思想或价值足够精彩也是可以称之为好的。此外,同人作品,是否一定比不上原作。 我认为: 一个正义的孙悟空没什么不好的。(当然强调别人不是好的孙悟空,这个做法是不好的。) 演绎成一个童话故事没什么不好的,正义与童话有童话的受众。(吴承恩会生气吧,原著粉会喷吧,这也是当然的。) 靠山为王,山有很多,还有老虎。 当然,你一定有答案,否则何谈价值。 不过,不知道的是,如果当初是「共青团」说演一部这样的西游记吧,这样又如何呢? 3. 媒体不好 我们回顾上面的话题。如果你认为原版西游记是不好的,那么背后的剧组和演员呢?同理,如果媒体不好,那么背后的媒体人呢?他们是昧著良心在做事,还是有着不同于你的价值观(往往不同于你,你会认为是扭曲的)。 媒体通常是机构,即使非盈利性质,也一定有价值偏向。如果这价值偏向与你有冲突,那是否就是不好的。 媒体是一个群体,需要生存,因此也会迎合受众。那么,有什么样的媒体报道,也就意味着有什么样的受众了,因为这些报道得去贴合受众的价值。...

善于玩游戏的人

今天看了触乐网的一篇文章,标题是「 押井守在《辐射4》里玩了数百个小时,他认为电影已经远远落后于游戏 」。一个游戏媒体网站,写一个电影导演玩游戏的事,这本身也够怪诞的了。 正如标题,文章提到 押井守 关于电影与游戏对比的言论。他认为游戏的表现力如今进化得比电影强,同时也谈到了游戏实况,说看游戏实况,每个人玩法都不一样,真正事100个人看到了100种不同的故事,这明显比电影有意思。 押井守 沉溺在《勇士斗恶龙:建造者》中,完全无视游戏剧情,一门心思造建筑。他有着自己的剧本,对游戏世界观的理解下,他以自己的方式去应对。感觉这样玩游戏,显得认真了许多。 他打《辐射4》200 多个小时,一开始还给自己定了几个前提,比如不结交任何组织和同伴、不升级装备不嗑药、帮主角设定中的妻子报仇、不走故事线、不建立根据地。当他玩这个游戏,彷佛是假定自己便在那个世界,然后以这个世界的原则思考,以角色的背景设定行事。 于是与主流相比,这显得怪诞。作为真实的人,在游戏 PVE 的世界中前行,不同的价值理解便会有着不同的故事路线,特别是当这个游戏策划相对自由的情况下。事情可能朝着怪异的方向发展,然而事实上,这种怪异其实本就存在。 游戏实况的人,总有些非常受喜欢。这些人往往不是技术高超,而是脑洞新奇。他们不会陷在游戏的设定之中,不会盲从游戏的指引。他们去理解游戏一开始的意思,然后带着背景设定,成为带着枷锁的自由人。 而自由的人,看清「现实」中的自由,开始像探索未知一样探索世界。游戏不是一系列的设定,对于这类人,游戏反而是少了现实中的许多设定。 他们才是正常人,以正常人的方式去认识未知。带着认真的态度,一些人也就更善于玩游戏了。 私以为,斗鱼的超级小桀算是这么一位。

没那么复杂,哪那么多事

最近想了想,其实所谓目标啊、任务啊,完全没有那么多事。一个星期干完一件完整的事、一天完成一个任务,都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了。 此外,目标与任务之间,也没有那么的弯弯可绕、步骤可循,真正重要的大概只有单独的一两个。没有那么复杂,何必做得那么笼统,彷佛自己很努力一样。 千万不要谈计划,也不要制定详细的计划。一年的目标,5 句话就可以说全。一个月的目标,3句话就可以说完。一天的任务,2 句话就可以说完。 何必自己绕着圈,迷糊了自己。 事情,一直很简单。

几篇关于音频与内容付费的文章

喜马拉雅FM余建军:音频更适合知识内容创业,每个企业家都应该成为知识网红| WISE·2016时代峰会 2016被称为“知识变现的一年”:罗振宇推出得到,知乎live,在行,分答,好好说话 喜马拉雅推出“123知识节”,知识领域的双十一购物节,首日交易额为5088万 视频——生动——表现力强的用户;文字——浏览效率最高——盗版严重;音频——伴随性、细分场景相结合、移动省时——知识内容创业 喜马拉雅定位:为内容创业者提供包含内容梳理、体系建立、发行、商业变现等一整套孵化体系 内容创业的未来趋势: 生产的内容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深度优质化。(简单的东西被AI替代) 内容的产业会发生很大的融合。 知识网红会大行其道。 内容分发未来会智能化: 通过大数据做个性化、精准化的分发,基于兴趣图谱的分发。 场景化的分发。 音频的流行现在才刚刚开始,整个在移动时代,音频是获取信息最好的方式。 内容付费:知识的春天还是泡沫? 马云的湖畔大学三板斧数据并不出众,李湘的商业内参的数据也有所下滑 是知识的力量,还是粉丝的力量? 养成了内容付费的习惯,为目标人群提供高效、专业、精准的内容 对内容生产者起到了肯定与责任要求 Facebook推出音频直播服务,同类第三方应用们听到后有没有咯噔一下? 将音频直播放入到信息流中 网络不好的时候通过音频直播 不用担心形象,就多了一个分发和交流的渠道 为用户提供了托管的服务,不再依托以往的第三方音频托管工具,而直接在用户平台上营造 罗辑思维投资人黄佩华:罗胖为什么想做“得到”平台? 内容创业的社会背景:很多年轻人是对知识有很大的渴望,有成长的焦虑。 移动互联网进入一个成熟期,如果去独立去做一个平台,机会不是那么的大,但是你可以站在其它大平台的肩膀上去借助他们的力量。 美国的MCN内容生产模式:MCN是Multi-Channel Network的简称,是一种多频道网络。它的起源YouTube上面有很多优秀的内容制作方,然后发现,他们如果通过一种联盟,其实是可以更好地互相可以做推广,互相可以有一些资源共享。 高晓松和罗振宇退场了,点此观看下一集 视频网站超过了电视台之后,变得越来越像电视台 升高了制作门槛,也阻断了新的个人脱口秀脱颖而出的可能 这些...

金刚狼的魅力

一个角色,长远之后若仍能留下印象,大概有两种形式,一个是显性的符号,一个是隐形的价值观,前者又是后者的载体。 所谓的显性,我认为日本动画在这方面的刻意,可谓是登峰造极。一个完整的故事过后,你可能忘记了故事本身,但是你会记住角色的独特装扮,或是鲜明化的 pose,或反复念叨的口号。这些独特或反复的符号,使得角色的内涵有了重复的载体。 一个角色让人长久记住,是需要显性的载体的。有时候,记忆中的载体反而更加重要。《海贼王》中从未出场饿罗杰,仅凭 op 中的一段宣言,便永远无法从心中去除。《杀死比尔》中的女主,身穿李小龙的黄色紧身连衣,便成了鲜明的符号。 回到金刚狼,若去除了《殊死一战》,所谓的 Logan,更加偏向于传统的俗套,一个从野兽身份逐渐脱离,最终成为英雄的故事。他有极强的恢复能力,锐利的金属爪子,不过还是莽夫,彷佛水浒传中一员在漫威世界的某个投影。在《殊死一战》之前,金刚狼是没有太多深度的。 不过事实上,在漫画中,若漫威世界面临劫难,金刚狼会是最后拯救者中的一员。所以,对于电影中的洛根,确实有时候又爱又恨。爱在休杰克曼饰演了一个完美的角色,恨在所表现的洛根其实仅为真实的万分之一。 洛根是一个沉重的人,有着「活久了」的历史故事。他如同《这个杀手不太冷》中一句话: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is it just when you are a kid? Always like this. 《殊死一战》中重新开始体现了这点。变种人的末路,生与死的抉择,通通浓缩到了「三世同堂」的公路片中。他始终留着一颗自杀的子弹,抑郁中体现了他长期以来的内心矛盾。所以,不同于莽夫,他内心是错综复杂的。 不过若仅是个复杂的人,那洛根还不是洛根。洛根身为金刚狼,其精神魅力在于抉择。而抉择便意味着牺牲。洛根的历史,便是一次次牺牲自我的过程。 还记得漫画中奥创世纪的一个故事。X战警众人穿越时空大过去,为寻到危机的起源,不得以找上当时代的洛根(因为洛根永远是洛根),等问题解决需要回去时,便存在时空悖论,未来的洛根与当时的洛根花了十多分钟便解决了这个问题——两人商讨的结果便是,由未来的洛根将当时的洛根杀死。 洛根的魅力,在于 悲剧色彩 贯穿个人始终。

禁的疑惑

《进击的巨人》被禁,官方原因是暴力。民间有两种说法:一是墙寓意中国的「墙」,如同早期《1984》被禁;一是作者大量右翼言论,故而被禁。今天,这个话题又提了上来,感性上是有些气愤的。 论其品质,毫无疑问是部佳作。无论何种理由,被禁始终让人遗憾。即使因右翼言论遭禁,是否就该大快人心?我心声愤慨,不过也存有矛盾。一个右翼人士创造的作品,是否就该抵制;一名右翼艺术家的来访,是否就该禁足?若希特勒在参军之前是个闻名的画家,假设现在还留有遗作,举行作品展览,是否应该拒绝? 我明白,个人的抵制终究是个人的选择,无权涉足。不过,权力下的抵制就是另外一回事,民声到权力的决策也又是一个过程。曾接触过电视台审片,看到台独或劣迹明星的被禁清单,无论缘由如何,第一是惊讶! 个人的抵制是自由的,没有对错之分。我只是在寻思,是否因为一个人的劣迹就可彻底否定他?如果一个朋友支持参拜靖国神社,那是否还能继续欣赏这个朋友,称之为朋友?同理,如果你超喜欢的偶像,恰好是他人极其厌恶的恶人,那两者是否还有共存的可能。 当然,这些例子有着纰漏,其一是讨厌某人是否就要拒绝他的一切,其二是国家和喜好是否能进行比较。对于前者,我坚决持否定态度,对于后者我则对国家的含义模糊不清,对喜好与国家的价值无法判断。 这里的国家是什么:群体共生的存在感?个体成人的价值观?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对同一片土地下,过往的与现有的人的敬意? 我不知道。不过我相信,这样不同的人还是可以成为朋友。此外,人也是不断改变的,认识也是不断加深的。随着事实论证下的认知,选择也会随之价值取向开始平衡轻重。 这可能显得有些圣母情怀,但我觉得还是需要些许兼容。作为个体,即使生气,也应容忍些许异样的声音。 最后,封禁的形式我可以接受,但过程无法接受。群体的经济抵制我接受,但并非来源于民主结果的抵制我是不接受的。

速度与激情8

结尾给幸存孩子取名,不出意料地名为「布莱恩」。影院灯亮,飞车焰火湮灭,转念一想,「白莱恩」是主角?不过,保罗已经久到是上一部的人物,子嗣继承兄弟之名也不过重复演绎一遍老套的剧情。 看不懂速度与激情续拍的必要。一部影片没有起码的价值主张,即使范·迪塞尔说着 Family,但是除了女友,剩下的都像是旁人。即使智能汽车让人意外想起僵尸世界,但特技与激情总有腻的时候。 有些想念保罗的笑,那至少还有趣啊。

Scarborough Fair 的深度

今天看了《末日时在做什么?》的第一集,架空的世界、异域的科技与文化,也不再是人类了。 动画一开始映入眼帘的是空中漂浮的划桨与船只,而后是被抛出在空旷的夕阳红色中的男主(?),摇摇坠落的船上立着女孩,身边的亡者还趟着鲜血。再而后是一段深情的告白,义无返顾。动画本身没有多少令人满意的地方,只是当 OP 引入的时候, Scarborough Fair 令人头皮发麻。 兽人群居所城市的异域风情,陌生的男子与女子相遇,相互不识又恰好在一起。走过的集市像是 Scarborough Fair。一下子将动画的底蕴提升了好几倍,以至于男子与兽人朋友交谈在酒店,让我想到了星际牛仔的情调。 不过,事实显然远没有那么棒。新番又新番,并不排斥架空或极端,但是大多数动画已经开始追求二次元群体的敏感点。鬼畜、呆毛、Flag等等,有些已经不能称为有趣的梗了。但只要能激发观众的共鸣,对于收视也就没多大问题。 或许我不归属于这样的群体,但我认为故事尽量还是将故事的形式最好。对比刀剑神域与A/Z,我显然更喜欢后者,大概是因为故事讲起来更加严谨,让我相信角色在场景中会是这样的角色。 今天又什么都没有干。 看到一句话,学习还是学习(筛选)正确的东西。

近几天看到的动漫的那些事

《全职高手》动画抄袭现象 最早看到是抄袭漫画的分镜。不过没想到的是漫画与动画的版权方不同,这就挺尴尬的…… 前几天又看到有人扒谱说抄袭了音乐,有个评论好像说这个产业中利润的大头是在卖音乐上。不过日本好多番可能除了卖手办还真的只有音乐了吧。 今天看到了和 Fate 动画中枪兵的对比,很难说不是抄袭吧……这能说成是借鉴与参考? 不知道陈坤怎么想…… 看到有人说《秦时明月》的优秀 感觉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秦时明月的黑粉了……追了将近有六年了吧。 不过从2年前不怎么关注了。因为作为一部作品,它的故事已经不存在任何惊喜了,故事脉络已经乱的找不到北了。玄机好像醉心于群戏,但是却驾驭不了这么多的角色,使得空有角色没有故事,角色也没有特色。 黑它大概是恨其不争吧…… 动漫为毛会有宅或负面的印象 今天看到一个回答。大致是动漫美化了一些日常中其实令人唾弃的东西。恋童癖美化为萝莉控,乱伦美化为德国骨科、妹控。中二没问题,爱好也没问题,问题在于度。不过,这个度在每个人心里不一样,在平均的道德水准中不一样,在法律的定义中也不一样。 不过也应当承认,这其中存在印象的偏见,且负面印象总是容易夸大,一个人没必要为了特例的一些群体去承担后果。 这个现象是什么导致的呢?我感觉还是行业与监管。这在日本是争议的话题,在中国因为这部分群体话语权过于「年轻」,且因为色情或暴力是个禁区,国家的暴力处理同时使得该领域含糊不清,这使得在国内这部分群体简直是「上了天」。 一个问题:软色情对于这个群体和其他群体的认知和感知程度是否一样 绝对领域对于男性和女性是否感知一样?对于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大学生、职场新人、成家了、有孩子这些不同的群体感知程度是否一样。 就好比看到一个评论说,听 ASMR 还不如自己花钱去解决「问题」。这这件的认知和感知差距差距极大,其解决方案可行性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看重实干家的实干

前几天看了罗永浩和罗辑的一小段片段。 感觉罗永浩还是挺实在的一个人,至少从问题的回答角度来看,都是些具体的回答。无论这是回答的艺术与技巧,这都是将他从一个布道师的形象变成了实干家的形象。 只看了视频的一部分,其中谈到了产品的取舍,谈到了产品的失误,谈到了团队,也谈到了个人的脱敏。将罗永浩与罗辑进行对比,感觉罗永浩彷佛没有了锐气,相反诚恳地显得落寞了。 个人并未罗粉,虽然他们反感这个词,但是这个词存在总有它的道理。此外,他说有些东西没有必要去辩解了,我反倒觉得其实是慢慢开始公关了。事实上,谁他妈听你辩解。。。 此外,艺术当然是有标准的,否则审美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当然,它对于个体则是主观的。 对于罗辑,则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罗永浩对于得到是个香芋头吧。罗友?不过都是可供消费的用户罢了。 想起了不知道哪里看来的一段话。它不同与精英主义与普通大众的对立,它讲究通过部分高于平均水准的人来带动普通大众。 确实,罗永浩的存在意味着保持这种价值主张的人是存在的。永远不要崇拜一个个体,你只能崇拜个体的偏见。你寻找的不是最优解,需要寻找的是铆合程度最高的。不过,困难的在于调衡。对于我来说,实干家的论点更入我心。  

读 Kentzhu 的产品手记,梳理几句自己的见解

本文记录 Kentzhu 于2016 年十月份左右在 个人博客 的的一次系统的产品方法论分享,共分为 4 篇文章。本文目的仅为个人知识整理,大家可直接观看作者原文,通过对他人方法论的学习能批判地修正自己的方法。 0. 所谓的方法论 方法论是对所使用的个别方法加以整合、比较探讨与批判,方法的愿景在于认识与改造,一个方法论应该通过实践去证明方法的有效或无效 1 。 当然,方法有好有坏,因此人才会普遍去追求最全面的方法以免遗漏、追求最先进的科学方法以图精准。但方法论却没有好坏,作为方法的整合,它只有合适与否、是否能解决问题。 产品是个复杂的解决方案,不同进程中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法,随着行业进化方法也更加高效。不过切勿盲目追求方法,而应将将方法内化融入自己的一套方法论,融入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流程中。通过实践验证,发现方法或方法论的效用,批判地审视,保持方法论随行业专业化而同步进化。 故而KentZhu 在一开始便说道,方法论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每个人因角度不同、风格不同等导致方法论也不同,因此也应当建立属于自己的方法论,不必艳羡与盲从。 1. 一些基本概念 2 概念与方法一样,都为解决问题而存在。如同 KentZhu 所说,不要因为纠结于名词而忘记了本质的东西。 设计产品应该尊重常识,比如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这样人尽皆知而又往往忽视的观点,产品设计的常识是我们要花90%的时间去思考什么是产品的内在驱动(用户、场景、需求、如何解决、解决的获益价值),花10%的人力去实现产品的外在表现(基本流程、频道/类目、技术表现、视觉设计等) 3 。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个观点扩展。站在市场的角度,其本质是对价值的考量;站在项目管理的角度,其本质是高效完成预期目标,并能保证优良的品控。 一些被提及的概念: 使用场景: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某个用户因为某个因素的影响,产生了某种诉求,会想通过某种方式来解决。 用户需求:在某个特定场景下,用户因为某种诉求,产生了某种需要。 产品功能:为了满足用户某个特定需求所开发的程序,或者做出的相关策略。 用户价值:因为帮助用户解决了某个特定的需要,所以产生了相应的对用户的价值。 商业价值:因为符合商业的需要,所以能产生收益。 用户体验:在满足用户需求创造用户价值的过程中,是否让用户足够愉悦,甚至给用户带来惊喜。 1 方法...

快速的互联网中做到慢生活

快速的互联网时代,海量的信息,这让我能知道今日最流行的事。但信息爆炸,同样成为我的一种痛苦。 1. 心猿意马下的犹豫不决 心猿意马,犹豫不决,是目前处理事情的一大障碍。说白了就执行力差的体现。 这让我的日常生活长期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且对个人信心也是极大的打击。日常中,存在种种的纠结: 想看某本书,但是看了一次就坑了; 看了某个文章,想总结整合,结果通过它发现还有其它也很厉害的文章,于是又沉迷进去; 想完成某项任务,结果有其他的诱惑来临或本身懒惰,结果没有按时执行; 进行某项任务中,可以延伸支线任务,结果不顾目前的事情,去探索其他的东西; 等等。 甚至是,即使明确了生活的主次目标,并针对地制定了任务和执行的时间,但当任务来临,还是无法按时完成。相反,往往还因为无端探索阅读了许多信息,平添了额外的任务。 归根结底,大多数时候,效率低的原因不是执行慢或方法差,而是执行的过程中,忘记了此次任务的目标,忘记了这次目标背后的核心目标。执行与目标并不对应。 2. 好的执行是做那些不偏离核心目标的任务 执行的效率不在于高效的方法, 好的执行力是做与目标符合的任务 。 往往我认为执行力与任务有关,则重心应该是合理安排任务的时间。但换成目的导向的心理,那么时间则是其次,其执行的重心和应该花时间思考的是: - 根据目标设置任务,合理安排任务优先级,而不是根据任务安排时间; - 冷却无关(核心目标的)任务,截断任务中的延伸信息源; - 一段时间内(周期因人而异),核心目标只能有一个,容不下第二个。 3. 执行的对象应该是任务,但往往却不是任务 明确了执行力的核心关键,但具体如何进行又成了一个问题。执行力不是一个念叨在口头的词,不应该是一句仅仅强调即可的空话或废话。 执行的主体主要是个体,当然作为管理者也可以是团体。执行的对象是任务,是否也就意味着执行效率与任务有关? 然而并非如此,这仅仅是个充分条件,并不意味着「执行」的都是任务。 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时间我们处理的事务都称不上任务;实际情况更甚之,因为世界充满的是信息,而绝大部分信息还无法凝结到事务。 我们庆幸翱翔在更自由的信息海洋,但这同样意味着更大的信噪和更多的成本。这使得我们日常的主要精力将面对无序的信息,而不是有序的任务。 4. 高效执行的关键在于调节时间中信息与任务的比例,窃取更...

思源宋体与中文 web 阅读的再次了解

在一次 文字的排版过程 中,为了显得不那么小白,或是不让行动毫无章法,于是去看了些关于 Typography 的文章和范例。 那次的阅读中,了解了网页排版的知识,主要集中在文章的规范,诸如字距、行距、段距和对齐等方面的知识。(「 簡單做好中文排版:十項讓長文章更容易閱讀的原則 」这篇文章给了我极大的帮助)而今天又通过知乎的 梁海 的 一条链接 了解到了更具实践性的 css 用法。如果说前者是简单的理论,后者便是切实的操作。 回到前天 Adobe 联合 Google 发布的 Source Han Serif 思源宋体,看了知乎相关的回答和延伸阅读链接,对于中文排版中的字体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 Windows 和 OSX 等设备的字体显示有了基础的了解,对于字重、衬线、字体重心、线条粗细的印象也更深了。 然而,这种认识或是审美是经验主义的,是需要实际操作和比较来形成。比如微软雅黑和兰亭黑的表现区别之处,这个我就一无所知。 此外,这种认识也都只是基于电子设备的字体显示,对于实体印刷的字体和排版我并没有多少的了解。其实,还是应该多看书,而不是单纯从网文中汲取营养。

设计一个完美的搜索框

一次英语翻译练习,不保证准确性。 搜索框是输入框和提交按钮的组合。人们可能认为搜索框不需要设计,毕竟它只有两个简单的元素。然而,在内容繁多的网站上,搜索框是使用最频繁的设计元素。当用户面临一个相对复杂的网站,为了快速且简便地找到最终目标,他们会马上去找一个搜索框。由此可见,搜索框的设计和可用性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看到为了节省用户到达想去的地方,搜索框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最佳的处理方法 1. 使用放大镜 icon 搜索框始终搭配放大镜 icon。icon 的定义是物体、行为、概念的视觉呈现。一些 icon 已经成为 用户通识的标志 。放大镜就是其中之一。 无须文字标签,用户就可以认出 放大镜 icon 。 Tip:使用具有象征的 icon,最简单的放大镜 icon 版本。图片细节越少,越能加速用户识别。 2. 显示搜索文本框 如果搜索对于你的网站或应用非常重要,那么应当将它 放在显眼的位置 ,因为这是用户发现它的最快途径。 左边的搜索功能隐藏在 icon 上。图片来源: thinkwithgoogle 。 显示完整的开放文本输入框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搜索隐藏在 icon 上,会导致搜索功能不那么明显, 增加了交互的成本 : 不要在搜索上使用渐进式的进入方式,因为它会模糊具体操作的上下文情景。图片来源: AntonioJDN 3. 为搜索框提供搜索按钮 按钮帮助人们认识到存在额外的途径触发搜索操作——即使他们还是选择直接按下回车键。   Tips: 适当调整提交按钮的大小,使用户不必精确操作光标就能点到它。大的可点击范围使得按钮更容易发现和点击。 让用户可以同时使用回车键和按钮来提及搜索请求。因为,许多用户仍然保留着点击一个确切按钮来进行搜索的习惯。 4. 在每一页都放上搜索框 你应该在每页都提供搜索的入口,因为当你的用户找不到他想要的内容时,他们就会试着去使用搜索,不管是在网站的哪个页面。 5. 简化搜索框 如果设计一个搜索框,请确保它确实像个搜索框,并且能便捷地使用。根据可用性研究,默认情况下不显示高级搜索选项更具用户友好度。高级搜索选项(例如下面的布尔查询搜索)可能会混淆尝试使用它的用户。   6. 把搜索框放在用户期待的位置 不要因为搜索框不够显眼或者...

翻译之后,发现原来是不会写作

昨晚通宵完成了文章「 用户体验设计面试中的 7 个问题 」的翻译(包含图片中文字的翻译和重新制图)。前后历时三天,总共估计时长可能达到了 10 个小时以上。 本意是既可以阅读这一类的行业知识文章,同时也可以通过翻译的形式来学习英文。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花费的时间竟然这么久,完全低估了其它同好者从事翻译背后的辛劳付出,以为这是一件不那么困难的事情。如果统计分析这个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花费时间,最耗时的不是翻谷歌或百度对词句的翻译,而是裁夺英文词进行翻译后那个合理的中文词替代是什么,中文词重组为句子后是否符合原来的语境和意思。 翻译没有绝对的正确,只有相对的美观,一个通俗的的说法就是信、达、雅。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难点,在于两个群体的思维方式不同,导致的语境不同,再尔是借此表达的词汇和语法不同。例如在我翻译的过程中,首先是通过一个英文词汇的英文解释揣度它在句子和文章语境中的含义,然后在中文的词汇中找到相同含义的字词,最后将这些字词在中文的语境之下进行重组,梳理行文的通畅度和美观。 在翻译中,英文词汇的解释有英英词典(附带示例),但是中文字词则需要在自身的词汇中寻找替代品;理解英文的语境是困难的,但是如何用中文语境来表达也是十分艰难的。 翻译完成后,反思这过程耗时的原因,其实重心不是英文能力不行,而是自身 中文词汇的匮乏 和 书面文字表达能力的丧失 。这也是我为什么不会写作,简单叙事也如此啰嗦的原因……

用户体验设计面试中的 7 个问题(如何为此准备)

一次英语翻译练习,不保证准确性。   找到工作是个费力的过程。我们不可能事先知道面试官将问的问题答案,不过依旧有一些常见问题——你能为此做出准备。虽然押中这些问题答案并不能确保你就得到一份工作,但是至少能够提升成功的机率。切记,根据面试的公司与职位描述不同,你应该针对性地修改问题的答案。 以下是我所列出的 7 个基本的用户体验面试问题,附带回答这些问题的技巧和窍门。 1. 什么是用户体验设计?为什么它这么重要?你如何诠释用户体验设计流程? 面试官想弄清楚:你是否有基本的常识? 尽管这个问题相当笼统,但不要因此就做一个笼统的回答。致力于给出具体的定义,体现出你作为设计师的身份。你的诠释应当清晰易懂。(想象你是在向一个 10 岁小孩解释) 至于「为什么它这么重要?」,你可以把它作为一次表现机会,展示你对该公司如何设计的热衷。你也可以借此来讲述一个重视「以人为中心的」体验的故事(story),从中展现出你自己设计视角的场景(context)。 David Kelley:Human-centered design from TED 当回答「你如何诠释用户体验设计进程?」这个问题时,专注于以下每个领域: 用户研究(User Research) 可用性(Usability) 信息架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用户界面设计(User Interface Design) 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 体验策略(Experience Strategy) Tip: 围绕着同理心、理解为之设计的用户的重要性而定义 UX 设计。这也意味着作为 UX 设计师应该力求设计调研和访谈用户,以收集并利用数据。 2. 你的设计流程时怎样的?描述你遵循的设计理论。 面试官想弄清楚:你能否用丰富的经历来支持你的论述吗? 解释你的设计流程时,你可以描述一个(好的)有代表性的项目背后所使用的方法,也可以讲解你在过去如何达成其他(更好的)项目。 使用故事让面试官理解你的项目: 遵循典型的故事脉络:背景、机会、过程、一路的起伏、以及最终的结果。 具体说明项目从概念到完成的步骤。 明确设计的场景:用户体验情境不同,用户体验流程也不同。根据项目环境来决定最适合特定情境的设计流程,可以作为你求职的一个优势。...

大量、免费、专业的产品经理线上课程(搬运自 uxmastery)

列举课程均搬运自 uxmastery ,这个网站还能找到更多你需要的东西。 前面必须要说的啰里八嗦的很长的话 确切地来说,并非是产品经理课程 作为初学者,本人并不认同国内打折扣产品经理名号,卖着课程的行为。如同在学校,你是为了掌握知识或技能接受教育,而不是为了踏上某个岗位或职业而被培训。产品经理是个噱头,真正需要的是将创意设计成产品的能力,围绕着产品相关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塑造专业能力。 本文采用了标题党的形式,以下课程均为产品设计相关课程列举。 理论知识醇厚还需成功实践输出 上文如此陈述,并非批判国内一些产品课程不好。相反地,国内的产品课程正在变得愈来愈好。 国内的产品经理课程,作为职业教育之一,其卖点也在不断变化。以三节课或起点学院为代表,在纯视频买卖的火热竞争下,开始走线上「训练营」的差异化模式。纯视频讲学之后,加入师生问答或学习交流,加入实际项目操练,甚至加入对学后求职的职场身份塑造与推荐。如若有能力支付,初学者不妨体验一番,应该比自学效率更高。 产品教学的方法从传统的认知主义慢慢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跨进。这种事先的理论实践已不是以往纯粹的产品课程所能相比,而且同时为学者建立并营造了一个兴趣共同体。 课程的系统性和其它说明 以下均为国外课程,部分含中文字幕,且绝大部分需自备梯子 与国内课程相比,国外对于产品设计相关的经验历史更久,因此以下课程在知识性和系统性上也更为全面 国内课程多为收费,本文列举课程包含大量免费课程,虽然含部分收费课程 全部为国外课程,因此在实践上可能不符合国情,且多为英文教学 本人没有全部学习这些课程,因此不对效果负责 本文纯为一些想专业学习的人提供一些免费的通道 课程列表 见 Online UX Courses 。

近期的自由与非自由

谷歌翻译 App 入华 今天谷歌翻译 App 更新,重要的是面向大陆用户开放使用了。自己的第一意识先是惊喜,其后也只是将其当作一条新闻对待。从去年开始使用 fq 软件以来,国外的网站和应用大体上来说已经不存在使用的困难,前段时间因翻译需求也早已用上了谷歌翻译。 这么说并不是自喜且嘲笑剩下的人,反而是为自己的下意识而感到恐慌。大概,我已经将 fq 当成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如同发现一个新的效率工具,只是需要付出些时间或其他方面的成本。是的,我已经完全忽视了这种行为本身是多么不自然。 《重庆市公安机关网络监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当头条盛行,新闻已经从人体的衍生变成了一种消费通道。「重庆:擅自"翻墙"上境外网站,责令停止联网并警告」,这仅仅是两天前的一道消息。今天人们庆幸并期待着谷歌解禁入华,其实前天 gov 才公布 fq 触发禁令。 长城,是否因被建立而存在,还是因存在而慢慢建立。不过,单个的人,确实也推倒不了长城,如同《进击的巨人》中城内人早已忘记外面的世界。 手机是否支持谷歌服务也成为小小的卖点 对于热爱「搞机」的人来说,有谷歌框架意味着能装不少不存在的应用。当然也不是说国内的应用不好,只是少数人希望多一种选择,即使多一种选择也无所谓,当有禁锢存在,总会想着去突破它。 最近我的手机升级到了 Android 7.0 的系统,但在升级之前我总有宕机的忧虑,因为已经有人反映更新后出现各种类型的问题。好在更新之后并无大碍,不过几日后依旧有些担心,因此想备份一下系统。作为一部日用机,我早已放弃了 root 、第三方 recovry 或是诸如钛备份这样笨重又需折腾的手段。以前还会使用豌豆荚备份通讯录和应用,但它被阿里收购后又被害强迫症地担心安全问题。后来,觉得最好的方法还是通过谷歌服务直接同步通讯录和应用,简单又方便。为此,我还硬是搞清了 pic、nano、micro、mini、full 的区别,学习用 platform 给手机刷上。 然而,现在我不想 root ,国内手机有支持谷歌服务的吗?官方当然说没有,但不少在私底下的论坛说:「有的!当然有!」我的手机便是其中之一,说是系统已经默认包含了,随意安装谷歌家的一个 App 便可发现已经解锁谷歌服务。 那天,我满怀崇敬的心情安装了 Google Playstore,果不其然在系统设置中发...

2014年的一本书讲述了接国内地气的交互设计师

《破茧成蝶: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成长之路》 ,刘津 / 李月,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成长之路 可能对门外汉来说的陷阱? 本书是两位网易 UED 出生的交互设计师,而且是一线的交互设计师,所以提出的都是实践中典型的问题。然而正因为是一线员工,所以如同 《设计之下》 一样,对于门外汉来说你无法判断书中的内容是否带有着网易的特色,作者是否跳出了公司的层面、跳出交互设计师的层面来阐述问题。 当然,这些书中阐述的思考和经验都仅能充当借鉴之物,作者也明确表示是从用户体验设计师的角度出发。作为门外汉和网易门外的朋友,也可充当窥视大厂在用户体验和教书设计上的一扇门。 这本书的差评?! 截至今日,在豆瓣上这本书的评分达到了8.6,高于搜狐UED团队在同一时期的《设计之下》的7.6分,绝大多数人都给出了4-5星的好评,豆瓣上记录的读者也是《设计之下》的两倍,或许这本书好于《设计之下》吧。然而即使高分,也存在着一些差评。 典型的好评看法: 读过所有设计书里最接地气的。 很适合入门级的交互设计师阅读。之前读了国外的书籍,交互理论略知一二。后来看了这本书,对目前交互设计师的业务流程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 小公司的设计流程很不完善,甚至分工都是错乱的,又渴望知道完整的设计流程,可从本书中获得不少启发。 市面上的确缺少这样的关于国内公司用户体验设计的状况,以及设计师在职场的地位、发展、工作模式的讲解的书籍。这本书填好了这个空,所以它的价值在于设计职业化讲解而不是专业知识。 典型的差评看法: 每个部分所说的东西都比较浅,没有太多自己的独到见解。 最后两边阅读间隔较久,其实对其中的观点已经表示疑问,可能企业价值观有关系。后期感觉作者介绍的思考方法比较纯粹,就是在做设计,做一个体验好的产品。但是我感觉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且能有效的助力产品的变现,这才是完美哦。 对于学习专业知识来说,这本书的力度显然不够。 你能从本书得到什么? 这不是一本交互设计或用户体验的专业书籍。正如作者所说, 这是本解决用户体验设计师在职场和职业生涯中所遇见的现实问题的书,同时也是个人化的职业经验和思考。 如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书中一样,这是一本关于某个职位的书。所以全书3篇中核心一篇阐述这个职位的技能和流程,剩下的两篇都在科普着用户体验设计师的相关知识概念和职业概念,...

个人博客也有迭代

最近在写东西上有些开始藏着掖着了。忘记了初心,觉得有些东西太过隐私不能写出来,或是有些东西没有多少价值觉得会遭嘲笑。 自用上了 Dayone ,每日记录分为了「今日回顾」、「时间统计」、「大脑信息」3 个日记本,分别代表事件陈列、时间与任务统计、输入的信息和输出的内容。不久之后就发现太过繁琐,简直是为了记录而记录,完全忘记了事情本质和核心上的一些追求。现在变成了只有一个笔记本,分为今日发现、话题回顾、时间和任务 3 大块。 当在 Dayone 中书写之后,发现就没有精力顾及到我的博客了,完全有违向自己开诚布公的精神。而且,应当做一些「大事件」,不该花时间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上。 流程上的优化:输入与输出虽然存在漏斗,但内容的流动应该保持一定的逻辑 以前存在的问题: Dayone 中写的太多,花太多精力写不重要的事情 Dayone 中写的懒得再重新编辑,没有做好发表的准备 Dayone 中部分今日回顾的内容,可以直接发表博客,但是在 Ulysses 这个本来用来归档的工具中又没有 Ulysses 中的文章分类和博客的文章分类完全不同,一是不知道如何归类,二是不合理的归类恰好断灭了某些方向的写作动机 主站的定位太过于严肃,导致大量文章放到了 whispers 中,不敢去写一些严肃的东西 输入的分类和输出的分类不同,分类的不科学性,都导致了博客写作的困难。而且不同工具场景下,写出来的风格和严谨程度也完全不同。 经过对日常的思考,改进之后的信息消化与输出流:   博客的迭代计划 将来预计开设的板块: work:作品 story re-design:重新设计的产品 to-be-a-better-pm:关于如何成为产品经理的个人成长 wiki,考虑三级域名 目录与标签: whispers 使用标签(隐性)分类,主站使用目录分类 whispers 设计风格致力中文阅读,主站设计风格为当年 slogan 演化的色彩和样式